前 言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自治区工信厅所属的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安装技工学校充分发挥行业院校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紧密结合自治区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累计为新疆工业发展培养了65万余名扎根边疆、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一半以上已成长为新疆工业企业的技能尖兵、业务骨干,2万余人已经成长为技术专家和管理精英,被誉为新疆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在自治区乃至全国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特在厅系统进行工信厅教育战线先进典型系列宣传活动,选树身边典型,提振教师信心,弘扬正能量,着力打造行业特色鲜明、产教深度融合、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工科类高职院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工信厅教育战线先进典型系列宣传之二:教学名师风采
赓续工匠精神 担当育人使命
——从企业人到高职教师的华丽转身
在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已成为各大职业院校所遵循的宗旨和目标。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一批来自企业的优秀人才,选择离开了企业,走入了校园,他们的身份也由之前的工程师变为了人民教师,而庞雨樵老师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庞雨樵,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钢铁高级技工学校)冶金工程系教师,化学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工作期间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两项,起草企业标准一个,入选202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青年计划”。
如果说,18年的企业工作经历,给了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近两年高职教师的工作经历,给了他更多的是实践的升华和理论的思考。
企业的工作经历让他收获颇丰,10多年实验室工作的积累不但加深了他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还培养了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企业磨炼过程,他才能充满自信地站上了三尺讲台,实现了自己少年时代教书育人的梦想。用实际行动践行“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企业元素带入课堂,为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工作环境,确定职业目标定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之所以能成为教师的原因,得益于我们国家对工匠育人模式越来越重视,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企业生产中最需要的、最真实的技术型人才,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岗位,让学生与企业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是我奋斗的目标。我是从企业中来的,通过丰富的企业经历,教导学生,最终让学生再到企业中去”这是庞雨樵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庞雨樵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他为学生积极联系顶岗实习及就业机会,并定期联系指导顶岗实习的学生,深入企业了解学生的实习工作状态,为他们提供指导性意见。
从事教师工作近两年来,通过学校的培养以及自己不断地学习,庞雨樵老师从一名见习教师成长为了一名班主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班级,他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并深爱着自己的教育事业,他已经完成从企业人到高职教师的华丽转身,他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谱写新篇章,立足岗位,提升专业素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正心明道示范 实施“三全”育人
——教学名师关艳翠典型事迹
关艳翠,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分院教师,控制工程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04年7月于长安大学本科毕业后即进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她作为一个有2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教20年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凭着一颗求真务实之心,一腔执着上进之情,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潜心育人,教育教学业绩丰硕。先后4次被自治区工信厅以及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4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21年荣获“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称号,被表彰为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先进个人。在2023年自治区第一届技能大赛(协作机器人)项目中获得铜牌,个人被授予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技能大赛新疆选拔赛“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优秀教练称号。
为人师愿献青春树栋梁,做红烛甘洒心血育桃李
2004年,关艳翠同志作为大学生党员和优秀毕业生,被大学保荐到南方某知名汽车公司工作。在当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的就业形势下,这样的机会对其他同学来说可望不可及。但出身教师家庭的关艳翠同志,一直矢志教书育人,她在经过几个夜晚的深思后,艰难但很果绝地做出了“教书育人,建设家乡”的决定,义无反顾回到家乡任教。
20年来,关艳翠同志认真负责,勇挑重担,精益求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课程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课程通过率大幅提高,学习获得感不断提升。2017年获得学院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在2020年学院教学能力大赛中带领团队获得一等奖,荣获“维修电工”教学创新团队,2021年获得自治区教学名师和团队荣誉。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关艳翠同志先后担任过9个班级的班主任,带出毕业生510余名。她始终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在生动鲜活的教学实践中锤炼品格、磨炼意志,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在教育中,她不仅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学,还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知道人生的重要意义在哪、人的自身价值应如何实现,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成为有利于社会的有用人才。她所带班级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成长为所在单位企业的业务骨干;毕业生朱小龙通过就业、创业、再就业、最终再创业,与同学合资开办了一家装修公司,生意越做越大,为报答学院的培养,2020年与学院合作建立了美猴王学院,并出资设立了奖学金。
深入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升教研水平
关艳翠同志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工作,在科研中求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围绕学院工作要求和教学实践需求,每年积极参加企业下厂实践和社会调研活动,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力求理论实践深度融合。2016年至2021年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5篇被国家核心期刊收录;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项,作为第一发明人,与企业合作申报发明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3个;2018年主持麦盖提县土曼塔勒乡阿其克塔勒克村农产品合作200KVA的面粉厂电力线路设计,助力乡村脱贫攻坚工作。2021年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库尔班江·巴拉提大师等共同完成《维修电工实训》思政课程建设,获得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荣誉。2021年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2023年3月应邀参与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修审工作;2023年5月在自治区第一届技能大赛(协作机器人)项目中获得铜牌,并被表彰为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技能大赛新疆选拔赛“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优秀教练。
育人煅材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关艳翠同志持之以恒加强学习,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密切联系学生的“知心人”、担当实干奉献的“带头人”、模范遵纪守法的“清白人”,不辱光荣使命,不负历史重托,奋进履职新征程。
传匠心强技赋能,守初心筑梦育人
——教学名师吴晓菊典型事迹
吴晓菊,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教授,专业带头人,高级酿酒师,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领军教学名师,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能手,国家级骨干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带头人,自治区级精品课和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业生物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新疆乾坤环能科技公司、伊犁华纯芳香生物科技公司、吐鲁番亿茂酒庄有限公司、吐鲁番沙漠绿洲酒业公司高级顾问。
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师恩厚重,桃李芬芳。执教29年来,吴晓菊老师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着铸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强化“笃学、敬业、爱生”优良教风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祖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诺言。29年来,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深耕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25年,所带班级专升本20人,就业率达98.5%。吴晓菊老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确立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主讲的《发酵工程》和《酒类生产技术》等课程被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
教学之余,积极开展专业和课程建设,负责的《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为2015—2018国家行动计划骨干专业,主持的《发酵工程》课程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2022年被评为校级精品在线课。2014年负责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负责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19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2020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吴晓菊老师教学业绩突出,近5年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均为优秀,2019年获得全国食品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020年获得自治区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022年获得自治区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荣誉。2016年以来指导完成150名高职大专生毕业实践报告,指导10名“4+0”本科生毕业论文,其中食科164班占永超同学和食科173班热孜亚同学的毕业论文获得新疆农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近3年指导学生成功研发了银杏果雪菊复配果酒、玫瑰石榴酒等8项新产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吴晓菊老师深入中信国安葡萄酒公司、统一食品公司等食品企业,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典型实践案例、共同编写教材、指导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实现了“企业专家进课堂、工程案例进课本、理论实践相契合”的企业专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有效推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以“练技能、促就业、助产业”为切入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将课程标准与食品相关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岗位能力对接,职业素质与企业不同岗位要求对接。
吴晓菊老师对主讲的《发酵工程》等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对接发酵制品生产工艺及产品检测等4个职业标准,确定了6个工作项目、22个主要工作任务,并以项目为载体完成新形态、活页式教材编写。近三年吴晓菊老师主讲的《发酵工程》和《葡萄酒酿造与检验》课程合格率和优秀率持续上升,专家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逐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教科研成果丰硕
吴晓菊老师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教科研项目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主持及参与中央财政支持的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级骨干院校建设、教育部制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等国家级课题10项、全国生物技术行指委和食品工业行指委课题3项、自治区级课题12项、企业横向课题15项,其中“亚临界萃取神香草精油的工艺研究”为伊犁华纯芳香生物科技公司带来经济效益300万元;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1500人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71篇,编写教材8部,申请专利8项;主持的“一种木耳种植器用支撑结构”、“一种食品用油炸设备”等5项成果被新疆总工会评为2022年“五小”创新成果;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全国生物技术行指委、新疆职教学会、乌鲁木齐乳业协会优秀论文。
“爱”字当头,“责”字为重。吴晓菊把整个身心都融入了对教育事业不懈的追求中。她以火热的心、无尽的爱、埋头地干、使劲地拼,默默耕耘,创造性地工作,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了执着、勤奋、谦逊、严谨、求实、和谐、关爱的动人篇章。
紧抓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精准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陈鑫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
陈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与人文分院副院长,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级服装设计师,服装专业带头人,新疆第二产业职教园区纺织服装职教联盟负责人,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新疆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理事,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2023年荣获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称号。
近年来,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4篇;编写著作教材10余本,主编7本,知识产权8项。研究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其中,“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服装类专业群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职业教育改革课题、“数字化服装结构设计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教育部“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与乐贝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申报2022年自治区科技厅项目可重复性使用防脱絮医用棉织物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资金100万元。
2015年负责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工作,并通过国家验收,同年主持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获自治区级精品专业;2015年—2017年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项目,纺织服装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参与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天山创新团队”项目建设,年底顺利通过验收并运用于实际生产技术过程中;2017年—2020年主持世行项目-服装制版师专业培训包建设,完成中高级技能鉴定标准、《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业制版》《服装工艺》3门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试题库建设、富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云端学习系统等资源建设。
近年来指导学生大赛获奖近5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项,自治区级奖项40余项,4次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202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新疆选拔赛服装制版和时装技术赛项中,指导2名学生分别获服装制版、时装技术两个赛项的金奖,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2021年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高职组竞赛中,指导2名学生在比赛中获第一名。2021年承办自治区职业院校服装类“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研修班暨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班、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培训班、2021年全国服装陈列设计“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暨考评员第三期培训班,单位成功申报为全国服装陈列设计“1+X”证书试点单位。
2023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疆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打造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此机遇下,将紧紧围绕纺织服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敬业奉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精准提供高层次纺织服装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新疆打造纺织服装制造高地提供强力稳固的人才保障。